理性对话凝共识,文明互鉴共发展。为深化中西文明交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中国孔子网策划推出“汉学中西问”专栏,旨在通过对话知名汉学家,聆听中西文化声音,感受文明交流互鉴的和谐共融。本期采访...
好家风是润物无声的力量,值得我们好好涵养和传承。
本文研究荀子的“约定俗成”思想,旨在讨论作为政治哲学范畴的社会契约与社会正义之间的关系。为此,首先需要明确两点:
当下儒学的核心问题是现代转化问题,也即“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问题,是儒学如何融入现代社会、为现代国家治理和现代社会重建提供积极的思想资源问题。这需要我们对儒学的学科属性和现代转化路径作出新的探索。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第11年。很多人都在思考一些问题,例如“一带一路”倡议对古丝绸之路沿线的国家有何意义?“一带一路”倡议的思想源头和历史背景是什么?哪些历史文化载体可以支撑“一带一路”倡议?
近年来,深入推进“山东文脉”工程,整理出版中华儒学经典著作古籍版本集成《儒典》,组织编纂13亿字的大型文献《齐鲁文库》,首次对齐文化文献进行全字面系统整理的《齐书》即将出版,《永乐大典》、球汉籍合璧...
东方出版社推出一本大书,著名报人傅绍万的《中华精神大历史:历史关键节点上的关键人物》(以下简称《中华精神大历史》)。
什么是“三好”?在山东曲阜,有一种独特的版本:“好邻居”“好家庭”“好商家”。11月26日,曲阜市鲁城街道举办“好邻居”“好家庭”“好商家”评选颁奖,三十多人登台披红挂彩,接受台下观众对美德、善举的赞...
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中华文明在数千年的发展演进过程中,既有连续性,又有创新性,实现了创新而不忘本,返本又能开新的文明赓续发展。
岱青海蓝,底蕴深厚、文脉绵长,齐鲁大地,守正创新、鉴往知来。
叶嘉莹走了,对她的悼念,几乎刷屏。这位被誉为“穿裙子的‘士’”的百岁老人,何以赢得如此敬仰?如叶嘉莹生前强调的“兴发感动”——如果说这份普遍的悼念源自大众的“兴发感动”,人们又因何而“兴”、因何而...
2013年1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临沂考察时深刻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
第二届“良渚论坛”25日在浙江杭州开幕。立足中华五千年文明史,论坛充分发挥良渚遗址的实证作用,将历史视角和全球视野相结合,聚焦文化遗产、文学、音乐等重点领域,深入开展文明交流互鉴理论研究,探讨实践路...
乡村儒学讲堂里,学习氛围浓厚;“小戏小剧”舞台上,演绎百姓身边的美德故事;文明实践站里,飘出幸福的歌声;简约集体婚礼,彰显年轻人个性化新追求;千余名“中国好人”,擦亮“厚道山东人”金招牌……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始终坚持文化建设着眼于人、落脚于人。着眼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文化服务和...
近日,2024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数字公益慈善发展论坛在四川成都举行。论坛发布了2024年网络公益行动入选的优秀网络公益项目,由山东省委网信办推荐,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报送的“尼山讲堂”...
11月25日上午,由尼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南开大学主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士生学术报告会在南开大学津南校区召开。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党委委员、副主任刘皓,南开大学原副校...
11月22日,2024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在上海正式开幕,来自80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位国际参展商、近600位海外旅行商参展参会。
11月7日,北京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开幕,8000多册中外古典学典籍和研究成果同步亮相。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观察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需要有一个宽广的视角,需要放到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历史中去看。”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既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也具有明显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
“为了一部《晏子春秋》,我们磨了一个多月。结果是好的,把最好的版本带回来了。”说这话的是齐鲁书社第二编辑室主任刘强。过去大半年,他和团队成员在全国四处奔波,只为“集成”《齐书》。
近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秘鲁利马会议中心举行。习近平主席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共担时代责任共促亚太发展》的重要讲话,援引中国古语“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欢迎各方继续搭乘...
11月23日,由中国孔子基金会指导,宝鸡市孔子研究会、中共千阳县委宣传部、千阳县教育体育局、千阳县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第四届儒家经典跨语言诵读大会“城市行·走进陕西”启动仪式在千阳县文化艺术中心隆重举行。
11月23日,秦晋豫三省孔子学堂代表儒学交流暨第四届儒家经典跨语言诵读大会城市行·山西站启动仪式在山西省芮城县长水沟孔子学堂举行。
11月21日,《世界书院研究》新书发布暨“书院文化与儒学传承”座谈会在孔子研究院举行。活动特别邀请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讲席教授杨庆存,韩国国立安东大学终身教授、孔子研究院海外儒学研究与传播中心主任李润...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提高全体干部职工意识形态工作专业本领、底线思维、风险意识,11月22日,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
当今时代,信息化浪潮风起云涌、气象万千,互联网的发展也面临诸多机遇与挑战。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搭建起的舞台上,一项项数字化成果精彩亮相,一场场思想盛宴凝聚共识,为推动全球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构建...
近日,在向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发表的书面演讲中,习近平主席引用南北朝时期文学家庾信《徵调曲》中的名句“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从不忘本来、展望未来、共担责任、共促发展等几个层面,揭...
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话语权决定主动权。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进国际传播格局重构,创新开展网络外宣,构建多渠道、立体式对外传播格局。”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科学技术一直是文明演进的重要推动力。近年来,人工智能在国家间的话语博弈中扮演重要角色,欧美国家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互联互通,以西方话语对大模型进行数据训练,争夺全球话语权。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更加主动地“传播中华文化”。文化传播是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更为持久的传播。进一步推进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可以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
11月21日,第四届儒家经典跨语言诵读大会校园行·走进青岛在青岛大学附属滨海实验学校启动。来自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山东省教育厅、青岛市教育局、青岛各区市教体局、青岛市教育局局属中小学、高...
全省学习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推进文化“两创”工作座谈会10月20日在曲阜召开,就落实省委《关于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 高质量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意见》进行研究部署。
从济南城区驱车向东35公里,穿过青青的麦田,就到了城子崖遗址。
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特色新型文化智库,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锚定建成文化强国战略目标,不断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又是一年“乌镇时间”。今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迈入第11个年头,正式开启“下一个十年”华彩篇章。科技基因浸润水乡,乌镇这座千年小镇如同按下快进键,棱镜般折射出数字技术推动中国乃至世界发展与变革的...
11月10日至17日,省政协主席葛慧君率山东省代表团访问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西北部,是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框架的重要成员国。访问期间,代表团与两国政要、友好团体和...
10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文化强国进行第十七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不断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
11月19日,“孔子礼赞——孔子博物馆藏吴泽浩先生书画作品展”开幕式系列活动在孔子博物馆举办,活动包括“孔子礼赞——孔子博物馆藏吴泽浩先生书画作品展”开幕式、捐赠仪式和艺术座谈会三部分。吴泽浩先生出生...
廉洁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新时代廉洁文化是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础工程。
礼乐被誉为“中国文化之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礼,旨在规范外在行为;乐,重在陶冶内在情操。礼乐文化的精神渗透到古代中国的典章制度、伦理准则和个体身心修养等诸多层面,为中国人确立了共同的行为规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新时代新征程,中华文明正以更加博大的胸怀拥抱世界。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在雅典核心地带的古市集遗址,矗立着青铜雕塑作品《神遇——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对话》。曾经,苏格拉底著名的广场辩论就在此发生;今天,这场想象中的“对话”在某种程度上梦想成真。
习近平总书记向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致贺信指出,古典文明群星璀璨,不断滋养和启迪后世。两千多年前,中国和希腊两大文明在亚欧大陆两端交相辉映,为人类文明演进作出了奠基性贡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它以其独特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品格、魅力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饱受挫折又不断浴火重生,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支撑。
11月15—17日,2024世界中文大会在北京举办,来自16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政府官员、校长、专家学者、师生代表和驻华使节等出席会议。会议期间,第四届儒家经典跨语言诵读大会(中华经典国际诵读接力活动)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