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英译:为丰富世界文化提供中国智慧
来源:学习时报作者:严晓江 2024-10-11 09:48
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古诗具有独特的亲和力和凝聚力。早在18世纪初,古诗就被译成英文走向世界。近年来,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StephenOwen)完成了世界首部杜诗全译本。英国广播公司于2020年推出了题为《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的英语纪录片,由此打开了世人了解古诗的窗口。以许渊冲为代表的本土翻译家在古诗英译方面成就斐然,诠释了胸怀家国情和文化梦的“翻译家精神”。古诗不古,经典永流传。在新时代背景下,古诗英译不仅有助于进一步彰显中国文化软实力,而且有助于为丰富世界文化提供中国智慧。
古诗英译架起文化交流桥梁
千百年来,积淀在古诗中的文化基因塑造了中华儿女的情感内涵、精神境界、思维方式、审美旨趣。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尚中贵和、海纳百川等价值观,具有跨时空的生命力。翻译则架起了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的桥梁,文化的深层影响在于心灵共鸣和思想融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文化复兴,古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我们应该努力做好“译出”工作,通过“中国选择”,以高质量的译文恰切阐释古诗中渗透的“中国价值”,让世界人民也能体悟中华民族之魂,从而达到价值观、文化观、世界观、人生观的互融共生。
古诗英译需要一定的技巧,仅仅停留在翻译技巧层面还不够,必须由“技”入“道”,上升到翻译理论层面,由此指导翻译实践。这样,译者就会跳出字、词转换等表层的局限,而从整体上传达古诗的思想精髓和价值观念。译意是基本要求,译味、译境才是翻译的高格,这就需要通过炼字来实现。陶渊明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体现了物我交融之境。“见”亦平亦奇,是无意中偶然看见。方重将其译为“see”,具有随性而为的味道,契合诗人的闲适淡泊心境。作为陶诗英译专家,方重讲究以平朴选词准确再现陶渊明的人格风范。构建古诗英译理论,应向中国传统诗论寻找学理渊源,因为译论与诗论具有互动性。中国传统诗论来源于历代文人的实际创作经验,其历史地位和理论价值已在中国文学及文化的发展中得以印证,并将继续发挥作用。“道”“气”“象”“境”“神”“韵”“味”等核心范畴既相对独立,也相互贯通,体现了鲜明的中华哲学、美学特色和价值诉求。我们应充分利用自身的诗学优势,构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并且与中国传统诗论一脉相承的古诗英译理论,为充实世界译论提供中国视角。
共同主题加深民心相通
文学与文化具有互文性。古诗中的生命意识、亲情人伦、家国情怀、和平相处等主题具有普遍意义,能引起不同文化背景人们的共识和共鸣。两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某些弊端逐渐暴露出来,不少学界人士试图从中国文化中积极寻找自我补救的良方。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古诗尤其是山水田园诗备受译者青睐,这是由于其中的自然意趣、道禅之境、超脱情怀以及生态智慧在现代西方社会中能起到治愈心灵和陶冶情操的作用。自然之景映射人的情感。杜牧《山行》中的“霜叶红于二月花”具有一种成熟内敛之美。“霜叶”是点睛之笔,孙大雨将其译为“frostbittenleaves”,突出了经霜浸染后更显精神的意思,与“停车坐爱枫林晚”呼应。美国诗人罗伯特·弗洛斯特(RobertFrost)在《雪夜林边驻》中也有类似感受。虽然场景不同,但在表达积极向上的心态方面中外是相通的。
主题的普适性、情感的相似性、思想的共振性,在很大程度上拉近了古诗与异域读者之间的关系。由于古诗形式独特、言简意赅,这就需要译者进行审美方式的重构。如今,自由体的英语诗歌被广为接受。宇文所安、韦利等西方汉学家就采用自由体翻译古诗,译文更接地气,影响力甚广,由此引起了普通读者的兴趣和关注。自由体译诗兼顾英语的语法特点,以此美替代彼美,古诗的主题思想和文化内涵就以异域读者更易接受的方式得以传播。
他山之石折射中国文学亮点
古诗逐步进入英语世界,为异域文学和文化提供了新鲜养分。以人为本、民胞物与、和谐共生、忧国忧民、扶危济困、天下为公等核心理念是中国文学弘扬的主旋律思想。陶渊明的清正廉洁、李白的昂扬自信、杜甫的沉郁顿挫、苏轼的潇洒旷达、辛弃疾的铁骨丹心,是浸润在中国人骨髓里的气度,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来自新西兰的国际友人路易·艾黎(RewiAlley)在杜诗英译方面造诣很深。他深刻认同杜甫精神、认同中华民族精神。他认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饱含仁者之心和天下情怀,“娇儿恶卧踏里裂”中的“娇儿”并非指孩子娇生惯养,该词用“restlessfeetofmychildren”表达,有焦躁不安、难以入睡之意,恰切传译了杜甫对子女的怜爱之情。思想性和人文性是古诗英译的两个重要维度。译者应把握“载道”的文学传统,译文应注重呈现诗人的道德境界和精神风貌,体现翻译的价值导向和精神意义。
古诗英译除了重“道”这个思想亮点之外,也有不少艺术手法的亮点。例如,西方汉学家对古诗中“意象”的理解与借鉴就很典型。意象是古诗的核心要素,寄予着丰富的审美情感,并且具有约定俗成的象征意义。诗人以物传情、以象造境,常常将多个意象并置。事实上,意象并置、情景交融等手法早已融入英美诗歌创作之中。英国汉学家弗莱彻(Fletcher)在翻译过程中将古诗意象并置的手法进行移植,力求展现中国诗人赞美苍生、感恩自然、敬畏天地、倡导和谐的情感,引领了“中学西传”的风尚。
古诗今译道阻且长,我们应坚定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诠释古诗英译的中国价值和世界意义。
编辑:董丽娜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