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
(公元78~139) 东汉科学家、天文学家、思想家。字平子,河南南阳西鄂(今河南省南召县石桥镇)人。少年时到西汉故都长安进行历史与民情考察,后一度到京城洛阳游学,乃“通五经”“贯六艺”。安帝永初五年(111)征拜郎中。自元初二年(115)至永建初,两次为太史令。
东汉政权建立以后,谶纬盛行,“儒者争学图纬,兼复附以妖言。衡以图纬虚妄,非圣人之法”,乃上书皇帝,对谶纬迷信严加批判,主张“收藏图谶一禁绝之”,以纯洁儒家典籍(《后汉书·张衡列传》)。在文艺思想方面,主张发挥诗歌发志抒情、匡时救政的作用,强调文艺的教化功能,提倡以《九德》之歌、《九韶》之舞来移风易俗。
张衡精通天文、历算,创制了世界上最早的水力转动的浑象(也称“浑天仪”),并于阳嘉元年(132)制造了测定地震的候风地动仪。在天文学方面的成就,是以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宇宙观和认识论为基础的。当时的天文学,亦即宇宙结构理论,共有三个学说:盖天说、浑天说、宣夜说。盖天说以《周髀算经》为代表,认为天圆地方,天如伞盖,地如棋盘。这是一种古老的说法。宣夜说认为,天体为元气构成。浑天说认为天地都是圆的,天在外像蛋壳,地在内像蛋黄。张衡是浑天派的主要代表,他说:“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中黄,孤居于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也,犹壳之裹黄。天地各乘气而立,载水而浮。”(《浑天仪》)他在《灵宪》中对天地的起源做过解答,认为天地未分之前,乃是一片混沌,既分之后,轻者上升为天,重者凝聚为地,阴阳相荡,产出万物。他还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正确地解释了月蚀的原因,指出月光是日光的反照,月蚀是由于月球进入地影而产生的。他把中国古代自然科学水平推向了高峰。
据《后汉书·张衡传》称,张衡著述,有“诗、赋、铭、七言、《灵宪》《应闲》《七辩》《巡诰》《悬(玄)图》凡三十二篇”。《灵宪》是他的哲学著作,总结了当时的天文知识,肯定了宇宙的物质性与无限性。他的文学作品,气象雄浑,富于科学的幻想。
张衡文集已佚,后有明人辑本《张河间集》。清严可均的《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全后汉文》收集了张衡的全部著作。
编辑:李婕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